【XMZ200平1250型30U车载移动式压滤机在打桩泥浆处理中的应用】在打桩泥浆处理中通过其大过滤面积、高压进料和自动化控制,有效实现泥浆的固液分离,减少体积,便于后续处理,适用于需要频繁移动作业的施工现场。...
一、设备技术参数
XMZ200平1250型30U车载移动式压滤机是一款专为高含固率物料处理设计的固液分离设备,其核心参数如下:
- 过滤面积:200平方米
- 滤板规格:1250×1250×70mm(玻纤增强聚丙烯材质)
- 滤室容积:3.02立方米
- 滤板数量:75块
- 进料压力:≤0.8MPa
- 油缸直径:300mm,工作行程600mm
- 自动化配置:PLC控制系统、自动拉板、不锈钢接液翻板、高压风干系统
- 处理能力:依物料浓度而定,典型日处理量可达1000-2000立方米泥浆(含固率0.5%-5%)
- 移动性:车载式设计,配备运输平台,支持快速部署于不同工地

二、打桩泥浆处理中的核心应用
1. 处理流程
- 进料阶段:泥浆通过高压泵(扬程30-50米)注入滤室,滤板形成密封腔体。
- 压滤阶段:液压系统施加压力(≤0.8MPa),水分通过滤布排出,固体颗粒截留形成滤饼。
- 卸料阶段:自动拉板系统依次拉开滤板,滤饼因自重脱落,经输送带外运。
- 清洗阶段:可选配自动滤布清洗装置,减少人工干预。
2. 处理效果
- 泥饼含水率:可降至30%-50%(优于传统沉淀池的70%-80%),显著减少体积。
- 处理效率:单循环周期约30-60分钟,日处理量可达200-400吨干泥。
- 环保性:封闭式处理避免泥浆外溢,符合环保要求。
3. 典型案例
- 济南地铁项目:该设备成功处理打桩泥浆,泥饼含水率控制在40%以下,外运成本降低60%。
- 钻井泥浆处理:在小红书案例中,1250型撬装压滤机实现泥浆不落地,泥饼直接通过输送带外运,效率提升50%。
三、设备优势
1. 移动性与灵活性
- 车载设计支持快速转移,适应多工地作业需求,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 模块化结构便于安装,2小时内可完成部署。
2. 自动化与智能化
- PLC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操作(进料、压滤、卸料、清洗)。
- 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滤室压力,自动调整进料速度,避免喷浆。
3. 处理能力与适应性
- 高过滤面积(200㎡)适合高流量泥浆处理,滤室容积3.02m³可容纳大量固体。
- 滤板材质耐腐蚀,适用于含化学添加剂(如膨润土)的打桩泥浆。
4. 经济性
- 相比传统沉淀池,占地面积减少80%,运行成本降低40%。
- 泥饼可资源化利用(如制砖、填埋场覆盖土),增加附加值。
四、选型与配置建议
1. 关键参数匹配
A=(1−b%)×15×T1000×Q×(1−a%)
例:日处理1000m³含固率0.5%泥浆,目标含水率70%,需过滤面积约640㎡。XMZ200适合中等规模项目。
- 压力等级:0.8MPa进料压力适合打桩泥浆(粘度低、颗粒细)。
2. 配套设备
- 进料泵:选择螺杆泵或渣浆泵(流量50-100m³/h,扬程≥30m)。
- 输送系统:皮带输送机或螺旋输送机(带宽500-800mm)。
- 絮凝剂系统:可选配,提高泥浆沉降速度(如聚丙烯酰胺)。
3. 维护要点
- 滤布更换:每处理500-800吨泥浆需更换滤布,成本约2000元/次。
- 液压系统保养:每季度更换液压油,检查油缸密封性。
- 滤板检查:定期清理滤板沟槽,避免堵塞。
五、对比传统方法的优势
| 指标 |
XMZ200压滤机 |
传统沉淀池 |
| 占地面积 |
50-80㎡ |
500-1000㎡ |
| 处理周期 |
30-60分钟/循环 |
24-48小时 |
| 泥饼含水率 |
30%-50% |
70%-80% |
| 运输成本 |
低(体积小) |
高(需多次运输) |
| 环保性 |
封闭处理,无二次污染 |
易产生渗滤液 |
六、结论
XMZ200平1250型30U车载移动式压滤机凭借其高效固液分离能力、自动化操作和移动灵活性,成为打桩泥浆处理的理想选择。通过优化配置和日常维护,可显著提升处理效率,降低环保风险,适用于地铁、桥梁、建筑桩基等工程中的泥浆处理需求。